2)第二十九章 缺钱_我来做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钞、棉花绒、户口盐钞、马草、屯折银等等名目。

  他看半天,硬是没有知道最直观的那行数据:到底岁入多少两银子?

  他娘的,大明收的是实物税。

  而且,税种也要让人头昏眼花。夏秋两季的粮食,叫做正税。三十税一。

  别急,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年代,谁家朝廷收这么低的税?那等于全国的官僚和皇帝要喝西北风去。

  正税之外有加派。还有徭役。还有各种杂项。

  而自萨尔浒之战败建奴兴起后,明朝就开始征收辽饷。这是每年赋税中的重中之重。因为辽饷不到位,辽东的士兵们就会闹饷。

  崇祯想了想,道:“准卿所奏。”

  大明的问题,他作为后世人当然明白在哪里!对他要做的事情也很明白:损有余补不足。

  简而言之就是:劫富济贫,财富再分配。

  但是具体到日常收税,这真的只能依靠专业人士。太他娘的复杂了。他叫毕自严报个数这很简单。但是,这些实物税的收支、管理,各种赋税、加派、杂项…

  所以,他对户部尚书毕自严非常的礼遇。这位大司徒在他心中的份量不是钱龙锡这样的阁臣能比的。

  毕自严拱手一礼,表示谢意,再道:“臣奉圣谕在京中购买粮食,目前已经和京中的大粮商联系妥当,每石米作价一两银子。太仓中银两有限,臣不建议购买粮食。因此,此次购买粮食将以陛下的内帑为主。”

  天子前些时日召见他,询问他是否可以更换户部储存在仓库中的粮食。把旧米卖掉,把新米存储起来。

  在往年,户部确实会有这样的管理。但天启、崇祯两朝,天下赋税每年都是有缺额的,哪里还有什么大量储备的粮食?勉强维持罢了。

  因此,天子向他提出建议,向粮商购买大量的粮食储备起来。理由是:京畿去年大旱受灾。若再来灾情,手中粮,心里不慌。也可以平抑京中粮价。

  崇祯叹口气。他前段时间想当然了。明朝收的是实物税。每年朝廷收到手的银子非常少。张居正当年去世的时候,太仓之中银两最多时为400多万两。

  “那朕让少府去做此事吧。一两银子一石米,这价格太贵了。”

  毕自严解释道:“陛下,年景好的时候,漕运不绝,京中米价最低时能到5钱银子一石。但辽东兴兵,京畿受灾,粮价自然上涨。而这些粮商还要承担运费。”

  崇祯痛苦的揉着眉心:“朕明白。卿且去办事。”

  …

  …

  毕自严离开后,崇祯独自的在崇智殿前的蕉园里散步。王承恩带着几个小太监在后面远远的跟着。

  金秋时节,秋风飒爽,暗香阵阵。太液池中,波光粼粼。正午时,西苑里幽寂。

  崇祯手里有六十五两白银,要转化为战争潜力。他拟做三件事。第一,囤粮。第二,打造火器。第三,操练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ye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